第88章 天要變了
關燈
小
中
大
李定宸要組建的參謀部,按宋時樞密院舊例,那就是完全能獨立於內閣之外,能與之分庭抗禮的存在了。
宋朝以政事堂、樞密院、三司分掌政、軍、財政,三權分立,本身就是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力,但樞密院到底還是文官主持,屬於宰執中的執,說到底還是內部的鬥爭。然而如今李定宸以武將組成參謀部,很明顯存著跟文官打擂臺的意思。
而且從九邊分辨調九人進入參謀部,等於皇帝可以借由這種方式直接掌控九邊局勢。他本來就一直重視武事,有開疆拓土之意,再抓緊了九邊軍權,只怕更彈壓不住。
而王霄這麽一提議,不但讓參謀部成為臨時機構,又貼合了文官管理武將的大方向。看似順從了李定宸的提議,實則是完全將他構想的架子推翻。
李定宸自己知道,他之所以要組建這個參謀部,是為了彌補漏洞,但更是擡高武將和軍隊的地位,狠抓軍事,但歸根結底,真正的目的是為戰爭做準備。
這一點,王霄能猜到,幾位重臣或許也可以猜到,下面的普通官員卻是不知情的。
就算知道了,在時機成熟之前,他們也絕不會同意,等待著李定宸的可能是非常堅決的拒絕與否定,而後嚴防死守。
所以這個理由,根本不能光明正大的說出來。
這樣一來,王霄這番話就站住了各方面的理,既對他的提議表示了支持,也提出了可以改進的地方,而且無可挑剔,根本沒有給李定宸留下拒絕的餘地。
坐在屏風後的越羅腦子裏閃過“老謀深算”四個字,心中擔憂李定宸,不由擡手在屏風上輕輕扣了兩下。
李定宸本來正在思索王霄的話,聽見身後的動靜,立刻回過神來。一番唇槍舌戰,他險些忘了皇後還在這裏。反手同樣在屏風上碰了碰,他擡眼看向王霄,見他還是那樣沈穩,並不因局勢一再轉變而有任何波動,心下也不免有些嘆服。
李定宸出生時,世宗皇帝已經去世,傳聞那個男人強勢霸道、淵停岳峙,令人不敢與之相對,可惜他卻從沒有見過。如今,李定宸倒是從王霄身上看到了幾分這樣的氣質。
從前他覺得自己頭上有四座大山,如今來寶已去,趙太後崩逝,與江太後母子修好,唯有王霄仍舊山岳般沈穩立於前方,一如最初。
但李定宸並不覺得害怕,反而越發興奮,迫不及待想要超越這座高山。
眼看王霄一番話之後,殿內陷入沈默,顯然一時也沒有想到可以反駁的話,李定宸不由琢磨著是否要暫時退朝,讓大家回去翻閱書籍,明日再戰。但就在此時,張德忽然從旁邊走上前來,湊到他耳邊低聲說了三個字。
李定宸微微一怔,繼而意識到這恐怕是越羅在提醒他。
眼下當著群臣的面,她不能開口,也只能用使人傳話的方式。再琢磨她所說的三個字,越想越覺得十分絕妙。果然自己雖然也看了好些書,但對史書的熟悉程度,卻還是不能跟越羅相比。
他擺手令張德退下,笑著開口道,“王相所言有理,以一路巡撫總領軍政,便宜行事,的確可免除一切影響。只是如此一來,巡撫卻無人節制,恐有唐時節度使舊事。”
這句話他說得很平常,然而整個大殿裏的官員都不由微微一震,驚得擡起頭來,但旋即回神,又深深的低下頭去,心下卻是開始惴惴,膽子小的,後背已經開始冒冷汗了。
唐高宗之後,因為對外軍事政策轉變,軍隊由征戰改為長期鎮守邊疆,因而出現長駐地方、專任一事的節度使,並漸漸總覽一地軍民財政、節制各州刺史,成為當地最高長官。
安史之亂後,中央對地方逐漸失去節制,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。至黃巢之亂,大部分藩鎮都失去控制,甚至可以反過來決定皇帝的擁立與罷黜。而五代後梁、後唐、後晉、後漢、後周的開國君主更都是節度使。
外官獨攬軍政大權,至此成為禍亂之源、朝廷大忌。至宋□□杯酒釋兵權,節度使逐漸成為加封給高官重臣的的虛銜,稱遙郡。
此後歷朝吸取教訓,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三權分立制度,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是如此。
現在王霄提議以巡撫管轄地方,總領軍政,卻恰恰是犯了這個忌諱。雖然朝廷也可以頻繁更換巡撫,就像很多重要的職位往往都做不滿一任,任職一兩年便轉遷。但這樣一來,巡撫無法了解當地的情況,也就失去了本身因為京城鞭長莫及而設立的初衷。
而如果只管軍事不管政事,那就成了武職了。自宋以後,文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分明。宋朝時還有低階文官轉職武將,武將轉職文官的情況,至前朝時已經徹底廢棄,文官從科舉出身,而武將以軍功自立,中間絕不會有任何混淆。
於是這巡撫的職位,就顯得十分尷尬了。
但凡涉及到“造反”這兩個字,不但皇帝忌諱,朝臣們也會避嫌。
所以李定宸這麽一說,眾人立刻噤若寒蟬,不敢多言。誅心這種事,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被牽扯上,自然要慎之又慎。
就連王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,“是臣魯莽了,未曾考慮周全。”
李定宸聞言,眼睛不由微微一亮。
在這件事裏,王霄一直表現得非常淡定,一計不成又生一計,環環相扣,著實令人防不勝防,就是李定宸也覺得難以招架。而現在,他沒有再提出另一個解決辦法,而是幹脆認錯,想來是因為計謀用盡。
如此一來,在這一場對峙之中,便是他李定宸占了上風。
至於自己也是得了越羅相助,兩個打一個這件事,李定宸不但不覺得心虛,反而相當自豪。他與皇後一體,一損俱損一榮俱榮,同心協力也是應當。俗話說:“一人計短,兩人計長。”果然十分有道理。
他一興奮,腦子也跟著活躍起來,對轉得更快,很快又生出了新的想法,“王先生不必如此,為國憂心,豈有對錯?何況又不是立刻決定,正因為一人的考慮總不能周全,朕才要諸卿共同商榷。”
頓了頓,又道,“王先生的提議頗有發人深省之處,朕倒是有了一個不成形的想法。如今京中有不少老將,都只在家中榮養。朕意命他們在軍中組成總參謀部,而後戰時再從各地抽調將士組成臨時參謀部,由總參謀部管轄,但受巡撫節制。諸卿以為如何?”
不從九邊調人,而以去職老將組成,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,參謀的意味就更重了。這是李定宸的妥協,而成立一個只對自己負責的參謀部,不受內閣和六部影響,卻是他的堅持。
這個提議完美綜合了王霄的建議,又將其中有隱患的部分除去,朝臣們除了說“我主聖明”之外,也沒有別的選擇了。
既然是直接對自己負責的部門,自然不能交給內閣去辦。因此李定宸道,“朕意參謀部設一尚書,空置,二侍郎,屬官七人。”尚書空置,就是皇帝兼領之意。只不過至尊之位,不宜再加以官職。
然後又點了兩位就在現場的老將,“唐英、姜成,你二人老成持重,可擔當此重任,便領參謀部侍郎一職。其餘屬官,你二人商量之後,將名單報上來。”
竟是立刻就要將這個部門給立起來了。
唐英姜成二人再沒想到兩人不過是來上個早朝,倏忽之間就有大餅從天而降,正正砸在自己頭上。
對於如今重文輕武的風氣,他們心知肚明,就算有心改變,如今這樣尷尬的身份地位,能做的也有限。但李定宸給了這個機會,他們自然不會錯過。
皇帝重視武事,願意擡高他們的身份,以後要做事就容易多了。
老驥伏櫪,志在千裏,雖然不能再上戰場殺敵,但至少他們能替沙場上的同僚和後背們將阻礙都清除了,以免他們在前線拼命,後方還有人拖後腿。
因此李定宸一點名,兩人立刻精神抖擻,出列高聲應承,將這差事接了下來。
而後便開始琢磨著自己熟悉的人裏還有哪些血沒有冷,可以再用,並將之添加到自己心裏的那份名單上。
李定宸又命張德負責給參謀部準備好官署,然後才心滿意足的退朝了。
這場對立由王霄主動發起,也做了完全的準備,本以為能夠一舉將小皇帝壓制住,卻不想最後竟是這樣一個結果。王系官員此刻心下都不免生出幾分茫然與惶恐,並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,皇帝對朝堂的掌控正以一個非常可怕的速度推進,而他們能做的,已經越來越少。
杜卓華面色凝重的跟在王霄身後出了奉天殿,擡頭看了一眼沈沈的天色,低聲嘆道,“首揆,這天是不是要變了?”
王霄也擡頭看了一眼天邊,而後緩緩道,“你我不是看天吃飯的人。”
杜卓華心下了然,他只說“你我”,因為對絕大部分官員而言,皇帝的傾向是非常重要的。
即便李定宸如今展現出來的樣子,似乎並不專-制,但只從今次的事就能看出來,他骨子裏仍舊是以自己的意志為主,若自身意志與所有人相悖,那就反覆辯論,直到出現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為止。
看似有所退讓,實則該堅持的部分卻是一步不退。
不巧王霄也是這樣的人,而他跟皇帝的想法又截然相反。
朝堂上不需要兩個聲音,過了今日,也許很快就會有看清局勢的人改變立場,不再站在他們這一邊,到那時候,做起事情來必然千難萬難。然而王霄這句話,便是他的態度:身為臣子,或許免不了會有情勢所迫不得不暫時屈服的時候,但那絕對不是宰相!
到他們這個地步,正該上諫君王、下安黎庶,同時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念。
不是不能後退,不是不能折節彎腰,但王霄不是那樣的人,他也不是。所以唯一的選擇,就是繼續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。
所以他們是不靠天吃飯的人。
這樣想著,杜卓華不由灑然一笑,“首揆所言有理,何況家中老妻已經備好了鬥笠蓑衣,就是為了防備變天。”
言罷兩人相視一笑,倒是在此刻的局勢下生出了幾分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的從容來。
……
越羅是等朝臣們都退出去之後,才從屏風後走出來的。
李定宸身為皇帝要先走一步,所以只能繞到後面去等她。兩人攜手往後走時,李定宸忍不住笑道,“今日險些當真讓阿羅看了笑話。”
雖說朝堂上的事,起伏總是正常的,但當著越羅的面,李定宸當然不希望丟人。若當時被王霄一番話逼住,對他樹立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大為不利。
後面雖然是借了越羅的主意,但好歹是將局面反轉過來了。
越羅第一次體會到早朝時的針鋒相對,刀光劍影,此刻臉上還有些未褪的振奮,“陛下舌戰群儒,臣妾佩服。”
“這算什麽舌戰群儒?”李定宸說笑了一句,又轉頭說起正事,“不過好歹是將局面穩住,我觀王先生的神色,想來不會再有後手了。”從去年他得知武備松弛開始,至如今已經過了一年多,這件事總算可以告一段落。
更重要的是他按照自己的計劃,將王霄壓了下去,終於取得了朝堂的主導地位。
當堂決議,然後進行任命,沒有一個朝臣開口反對的感覺,果然很爽。
所以李定宸雖然面上淡定,其實心裏也很興奮,而且躍躍欲試。
越羅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,她轉頭看了李定宸一眼,謹慎的問,“陛下想做什麽?”
“朕與阿羅的四年之約,已經到時候了。”李定宸道。
越羅微微一怔,大抵這幾年裏發生的事情太多,若是李定宸不提,她都快忘記這個約定了。本以為他日漸成熟,該能按捺住心中的沖動。現在看來,一提到打仗,李定宸到底還是李定宸。
但約定是自己主動提出的,所以一時越羅竟不知該怎麽回應他這句話。
李定宸見狀,又道,“朕倒不是立刻就要上戰場,但總該一樣一樣準備起來了,阿羅。”他從來不是能隨意糊弄的對象,說了要做的事,就一定會去做,不管多難,總有辦法可想。
現在的局勢已經比從前好了太多,雖然時機仍舊不對,但李定宸卻也不會懈怠。他寧可做好萬全的準備,去等那一陣東風,也不願意機會來時自己卻因為沒有做好準備而錯過。
確定他並不打算年內就出征,越羅才松了一口氣,有些不好意思的道,“本來是我說出口的話,如今卻不能兌現。”
其實這四年裏,除了一開始之外,李定宸很少會借助她的幫助,有今天這樣的局面,全靠他自己一個人周旋。就算李定宸一意孤行,她也沒有阻止的理由。如今能按捺住,還是因為他已經能夠站在君王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,不再莽撞行事了。
李定宸握住她的手,向她笑道,“所以之後要做的事,阿羅該多用點心了。”
“什麽事?”越羅有些不解。
李定宸道,“如今軍隊這邊已經梳理過,接下來還要花點時間穩定局面,休養生息。不過那都是下面的人的事了,不必咱們操心。但打仗光有軍隊不夠,還得有錢有糧。”
他說著狠狠嘆了一口氣。
越羅見狀忍不住笑道,“國計民生才是陛下和朝堂最應該重視的,陛下卻嘆什麽氣?”
李定宸瞪了她一眼,而後狡黠道,“阿羅說得對,所以朕這不是找了你來做幫手麽?此事你比朕擅長,正該發揮所長才是。”
其實他之所以選擇軍隊作為掌控朝堂的切入點,固然是因為在文官掌控的朝堂之中,這個有點偏門的做法相對容易,卻也是因為李定宸自己對這些更感興趣,就算要因此跟朝臣對上,動腦筋用計謀,他也是高興的。
但接下來這些瑣碎具體的工作,卻讓李定宸大為頭疼。
不過如今朝中局勢與從前不同,讓越羅來給自己幫忙倒是沒那麽麻煩了,正好解決這個問題。
越羅故作恍然道,“原來陛下說要讓我參政,卻是在這裏等著我呢?”
“阿羅此刻才發現,已經晚了。”李定宸神采飛揚道,“上了朕的這艘船,就不可能再下去了。除了替朕做事,別無選擇。”
夫妻倆說笑了一回,眼看長安宮已經到了,越羅便道,“也罷,誰叫我遇著你這個克星?近來我翻閱奏折,倒是有些所得,回頭也寫個條陳給陛下看,如何?”
“那朕就等著了。”李定宸道。
正常來說,因為早朝往往只需要點個卯,拜見皇帝之後各自散去,所以朝臣們會選擇在早朝結束,官衙之中應名之後,再出去吃早餐。部閣重臣這一級別的官員要顧慮身份,避免被人看到不雅之外,其他人時常呼朋引伴,前往就食。
而李定宸也是先去早朝,結束之後回來陪越羅和冬嬸用早膳,再去前面知政殿批閱奏折,接見大臣,處理政事。
今日早朝拖的時間長了,兩人早已饑腸轆轆,一回來就揚聲命人擺膳。
本來宮中的吃食都是有定例的,不過李定宸從來都不是守規矩的皇帝,所以自從他知道承天門外有那麽多攤子,帝後二人的餐桌上食物的品種就變得豐富起來,可以一個月三十天不重樣的換著吃,讓禦膳房和尚食局的大廚們十分惶恐。
倒是間接的促進了這些大廚們的爭勝之心,奮力研究新菜色,使得宮中的菜色越發豐盛,可算意外之喜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宋朝以政事堂、樞密院、三司分掌政、軍、財政,三權分立,本身就是為了削弱宰相的權力,但樞密院到底還是文官主持,屬於宰執中的執,說到底還是內部的鬥爭。然而如今李定宸以武將組成參謀部,很明顯存著跟文官打擂臺的意思。
而且從九邊分辨調九人進入參謀部,等於皇帝可以借由這種方式直接掌控九邊局勢。他本來就一直重視武事,有開疆拓土之意,再抓緊了九邊軍權,只怕更彈壓不住。
而王霄這麽一提議,不但讓參謀部成為臨時機構,又貼合了文官管理武將的大方向。看似順從了李定宸的提議,實則是完全將他構想的架子推翻。
李定宸自己知道,他之所以要組建這個參謀部,是為了彌補漏洞,但更是擡高武將和軍隊的地位,狠抓軍事,但歸根結底,真正的目的是為戰爭做準備。
這一點,王霄能猜到,幾位重臣或許也可以猜到,下面的普通官員卻是不知情的。
就算知道了,在時機成熟之前,他們也絕不會同意,等待著李定宸的可能是非常堅決的拒絕與否定,而後嚴防死守。
所以這個理由,根本不能光明正大的說出來。
這樣一來,王霄這番話就站住了各方面的理,既對他的提議表示了支持,也提出了可以改進的地方,而且無可挑剔,根本沒有給李定宸留下拒絕的餘地。
坐在屏風後的越羅腦子裏閃過“老謀深算”四個字,心中擔憂李定宸,不由擡手在屏風上輕輕扣了兩下。
李定宸本來正在思索王霄的話,聽見身後的動靜,立刻回過神來。一番唇槍舌戰,他險些忘了皇後還在這裏。反手同樣在屏風上碰了碰,他擡眼看向王霄,見他還是那樣沈穩,並不因局勢一再轉變而有任何波動,心下也不免有些嘆服。
李定宸出生時,世宗皇帝已經去世,傳聞那個男人強勢霸道、淵停岳峙,令人不敢與之相對,可惜他卻從沒有見過。如今,李定宸倒是從王霄身上看到了幾分這樣的氣質。
從前他覺得自己頭上有四座大山,如今來寶已去,趙太後崩逝,與江太後母子修好,唯有王霄仍舊山岳般沈穩立於前方,一如最初。
但李定宸並不覺得害怕,反而越發興奮,迫不及待想要超越這座高山。
眼看王霄一番話之後,殿內陷入沈默,顯然一時也沒有想到可以反駁的話,李定宸不由琢磨著是否要暫時退朝,讓大家回去翻閱書籍,明日再戰。但就在此時,張德忽然從旁邊走上前來,湊到他耳邊低聲說了三個字。
李定宸微微一怔,繼而意識到這恐怕是越羅在提醒他。
眼下當著群臣的面,她不能開口,也只能用使人傳話的方式。再琢磨她所說的三個字,越想越覺得十分絕妙。果然自己雖然也看了好些書,但對史書的熟悉程度,卻還是不能跟越羅相比。
他擺手令張德退下,笑著開口道,“王相所言有理,以一路巡撫總領軍政,便宜行事,的確可免除一切影響。只是如此一來,巡撫卻無人節制,恐有唐時節度使舊事。”
這句話他說得很平常,然而整個大殿裏的官員都不由微微一震,驚得擡起頭來,但旋即回神,又深深的低下頭去,心下卻是開始惴惴,膽子小的,後背已經開始冒冷汗了。
唐高宗之後,因為對外軍事政策轉變,軍隊由征戰改為長期鎮守邊疆,因而出現長駐地方、專任一事的節度使,並漸漸總覽一地軍民財政、節制各州刺史,成為當地最高長官。
安史之亂後,中央對地方逐漸失去節制,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。至黃巢之亂,大部分藩鎮都失去控制,甚至可以反過來決定皇帝的擁立與罷黜。而五代後梁、後唐、後晉、後漢、後周的開國君主更都是節度使。
外官獨攬軍政大權,至此成為禍亂之源、朝廷大忌。至宋□□杯酒釋兵權,節度使逐漸成為加封給高官重臣的的虛銜,稱遙郡。
此後歷朝吸取教訓,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三權分立制度,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是如此。
現在王霄提議以巡撫管轄地方,總領軍政,卻恰恰是犯了這個忌諱。雖然朝廷也可以頻繁更換巡撫,就像很多重要的職位往往都做不滿一任,任職一兩年便轉遷。但這樣一來,巡撫無法了解當地的情況,也就失去了本身因為京城鞭長莫及而設立的初衷。
而如果只管軍事不管政事,那就成了武職了。自宋以後,文武之間的界限越來越分明。宋朝時還有低階文官轉職武將,武將轉職文官的情況,至前朝時已經徹底廢棄,文官從科舉出身,而武將以軍功自立,中間絕不會有任何混淆。
於是這巡撫的職位,就顯得十分尷尬了。
但凡涉及到“造反”這兩個字,不但皇帝忌諱,朝臣們也會避嫌。
所以李定宸這麽一說,眾人立刻噤若寒蟬,不敢多言。誅心這種事,一句話說得不對就會被牽扯上,自然要慎之又慎。
就連王霄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的錯誤,“是臣魯莽了,未曾考慮周全。”
李定宸聞言,眼睛不由微微一亮。
在這件事裏,王霄一直表現得非常淡定,一計不成又生一計,環環相扣,著實令人防不勝防,就是李定宸也覺得難以招架。而現在,他沒有再提出另一個解決辦法,而是幹脆認錯,想來是因為計謀用盡。
如此一來,在這一場對峙之中,便是他李定宸占了上風。
至於自己也是得了越羅相助,兩個打一個這件事,李定宸不但不覺得心虛,反而相當自豪。他與皇後一體,一損俱損一榮俱榮,同心協力也是應當。俗話說:“一人計短,兩人計長。”果然十分有道理。
他一興奮,腦子也跟著活躍起來,對轉得更快,很快又生出了新的想法,“王先生不必如此,為國憂心,豈有對錯?何況又不是立刻決定,正因為一人的考慮總不能周全,朕才要諸卿共同商榷。”
頓了頓,又道,“王先生的提議頗有發人深省之處,朕倒是有了一個不成形的想法。如今京中有不少老將,都只在家中榮養。朕意命他們在軍中組成總參謀部,而後戰時再從各地抽調將士組成臨時參謀部,由總參謀部管轄,但受巡撫節制。諸卿以為如何?”
不從九邊調人,而以去職老將組成,只有建議權而沒有決定權,參謀的意味就更重了。這是李定宸的妥協,而成立一個只對自己負責的參謀部,不受內閣和六部影響,卻是他的堅持。
這個提議完美綜合了王霄的建議,又將其中有隱患的部分除去,朝臣們除了說“我主聖明”之外,也沒有別的選擇了。
既然是直接對自己負責的部門,自然不能交給內閣去辦。因此李定宸道,“朕意參謀部設一尚書,空置,二侍郎,屬官七人。”尚書空置,就是皇帝兼領之意。只不過至尊之位,不宜再加以官職。
然後又點了兩位就在現場的老將,“唐英、姜成,你二人老成持重,可擔當此重任,便領參謀部侍郎一職。其餘屬官,你二人商量之後,將名單報上來。”
竟是立刻就要將這個部門給立起來了。
唐英姜成二人再沒想到兩人不過是來上個早朝,倏忽之間就有大餅從天而降,正正砸在自己頭上。
對於如今重文輕武的風氣,他們心知肚明,就算有心改變,如今這樣尷尬的身份地位,能做的也有限。但李定宸給了這個機會,他們自然不會錯過。
皇帝重視武事,願意擡高他們的身份,以後要做事就容易多了。
老驥伏櫪,志在千裏,雖然不能再上戰場殺敵,但至少他們能替沙場上的同僚和後背們將阻礙都清除了,以免他們在前線拼命,後方還有人拖後腿。
因此李定宸一點名,兩人立刻精神抖擻,出列高聲應承,將這差事接了下來。
而後便開始琢磨著自己熟悉的人裏還有哪些血沒有冷,可以再用,並將之添加到自己心裏的那份名單上。
李定宸又命張德負責給參謀部準備好官署,然後才心滿意足的退朝了。
這場對立由王霄主動發起,也做了完全的準備,本以為能夠一舉將小皇帝壓制住,卻不想最後竟是這樣一個結果。王系官員此刻心下都不免生出幾分茫然與惶恐,並越來越清晰的認識到,皇帝對朝堂的掌控正以一個非常可怕的速度推進,而他們能做的,已經越來越少。
杜卓華面色凝重的跟在王霄身後出了奉天殿,擡頭看了一眼沈沈的天色,低聲嘆道,“首揆,這天是不是要變了?”
王霄也擡頭看了一眼天邊,而後緩緩道,“你我不是看天吃飯的人。”
杜卓華心下了然,他只說“你我”,因為對絕大部分官員而言,皇帝的傾向是非常重要的。
即便李定宸如今展現出來的樣子,似乎並不專-制,但只從今次的事就能看出來,他骨子裏仍舊是以自己的意志為主,若自身意志與所有人相悖,那就反覆辯論,直到出現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為止。
看似有所退讓,實則該堅持的部分卻是一步不退。
不巧王霄也是這樣的人,而他跟皇帝的想法又截然相反。
朝堂上不需要兩個聲音,過了今日,也許很快就會有看清局勢的人改變立場,不再站在他們這一邊,到那時候,做起事情來必然千難萬難。然而王霄這句話,便是他的態度:身為臣子,或許免不了會有情勢所迫不得不暫時屈服的時候,但那絕對不是宰相!
到他們這個地步,正該上諫君王、下安黎庶,同時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理念。
不是不能後退,不是不能折節彎腰,但王霄不是那樣的人,他也不是。所以唯一的選擇,就是繼續在自己的路上走下去。
所以他們是不靠天吃飯的人。
這樣想著,杜卓華不由灑然一笑,“首揆所言有理,何況家中老妻已經備好了鬥笠蓑衣,就是為了防備變天。”
言罷兩人相視一笑,倒是在此刻的局勢下生出了幾分“一蓑煙雨任平生”的從容來。
……
越羅是等朝臣們都退出去之後,才從屏風後走出來的。
李定宸身為皇帝要先走一步,所以只能繞到後面去等她。兩人攜手往後走時,李定宸忍不住笑道,“今日險些當真讓阿羅看了笑話。”
雖說朝堂上的事,起伏總是正常的,但當著越羅的面,李定宸當然不希望丟人。若當時被王霄一番話逼住,對他樹立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大為不利。
後面雖然是借了越羅的主意,但好歹是將局面反轉過來了。
越羅第一次體會到早朝時的針鋒相對,刀光劍影,此刻臉上還有些未褪的振奮,“陛下舌戰群儒,臣妾佩服。”
“這算什麽舌戰群儒?”李定宸說笑了一句,又轉頭說起正事,“不過好歹是將局面穩住,我觀王先生的神色,想來不會再有後手了。”從去年他得知武備松弛開始,至如今已經過了一年多,這件事總算可以告一段落。
更重要的是他按照自己的計劃,將王霄壓了下去,終於取得了朝堂的主導地位。
當堂決議,然後進行任命,沒有一個朝臣開口反對的感覺,果然很爽。
所以李定宸雖然面上淡定,其實心裏也很興奮,而且躍躍欲試。
越羅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,她轉頭看了李定宸一眼,謹慎的問,“陛下想做什麽?”
“朕與阿羅的四年之約,已經到時候了。”李定宸道。
越羅微微一怔,大抵這幾年裏發生的事情太多,若是李定宸不提,她都快忘記這個約定了。本以為他日漸成熟,該能按捺住心中的沖動。現在看來,一提到打仗,李定宸到底還是李定宸。
但約定是自己主動提出的,所以一時越羅竟不知該怎麽回應他這句話。
李定宸見狀,又道,“朕倒不是立刻就要上戰場,但總該一樣一樣準備起來了,阿羅。”他從來不是能隨意糊弄的對象,說了要做的事,就一定會去做,不管多難,總有辦法可想。
現在的局勢已經比從前好了太多,雖然時機仍舊不對,但李定宸卻也不會懈怠。他寧可做好萬全的準備,去等那一陣東風,也不願意機會來時自己卻因為沒有做好準備而錯過。
確定他並不打算年內就出征,越羅才松了一口氣,有些不好意思的道,“本來是我說出口的話,如今卻不能兌現。”
其實這四年裏,除了一開始之外,李定宸很少會借助她的幫助,有今天這樣的局面,全靠他自己一個人周旋。就算李定宸一意孤行,她也沒有阻止的理由。如今能按捺住,還是因為他已經能夠站在君王的立場上來思考問題,不再莽撞行事了。
李定宸握住她的手,向她笑道,“所以之後要做的事,阿羅該多用點心了。”
“什麽事?”越羅有些不解。
李定宸道,“如今軍隊這邊已經梳理過,接下來還要花點時間穩定局面,休養生息。不過那都是下面的人的事了,不必咱們操心。但打仗光有軍隊不夠,還得有錢有糧。”
他說著狠狠嘆了一口氣。
越羅見狀忍不住笑道,“國計民生才是陛下和朝堂最應該重視的,陛下卻嘆什麽氣?”
李定宸瞪了她一眼,而後狡黠道,“阿羅說得對,所以朕這不是找了你來做幫手麽?此事你比朕擅長,正該發揮所長才是。”
其實他之所以選擇軍隊作為掌控朝堂的切入點,固然是因為在文官掌控的朝堂之中,這個有點偏門的做法相對容易,卻也是因為李定宸自己對這些更感興趣,就算要因此跟朝臣對上,動腦筋用計謀,他也是高興的。
但接下來這些瑣碎具體的工作,卻讓李定宸大為頭疼。
不過如今朝中局勢與從前不同,讓越羅來給自己幫忙倒是沒那麽麻煩了,正好解決這個問題。
越羅故作恍然道,“原來陛下說要讓我參政,卻是在這裏等著我呢?”
“阿羅此刻才發現,已經晚了。”李定宸神采飛揚道,“上了朕的這艘船,就不可能再下去了。除了替朕做事,別無選擇。”
夫妻倆說笑了一回,眼看長安宮已經到了,越羅便道,“也罷,誰叫我遇著你這個克星?近來我翻閱奏折,倒是有些所得,回頭也寫個條陳給陛下看,如何?”
“那朕就等著了。”李定宸道。
正常來說,因為早朝往往只需要點個卯,拜見皇帝之後各自散去,所以朝臣們會選擇在早朝結束,官衙之中應名之後,再出去吃早餐。部閣重臣這一級別的官員要顧慮身份,避免被人看到不雅之外,其他人時常呼朋引伴,前往就食。
而李定宸也是先去早朝,結束之後回來陪越羅和冬嬸用早膳,再去前面知政殿批閱奏折,接見大臣,處理政事。
今日早朝拖的時間長了,兩人早已饑腸轆轆,一回來就揚聲命人擺膳。
本來宮中的吃食都是有定例的,不過李定宸從來都不是守規矩的皇帝,所以自從他知道承天門外有那麽多攤子,帝後二人的餐桌上食物的品種就變得豐富起來,可以一個月三十天不重樣的換著吃,讓禦膳房和尚食局的大廚們十分惶恐。
倒是間接的促進了這些大廚們的爭勝之心,奮力研究新菜色,使得宮中的菜色越發豐盛,可算意外之喜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